2013年5月15日水曜日

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长野县松本日中友协的演讲(2013年5月11日)

松本日中友好協会での程大使基調講演全文(中国大使館ホームページより転載)
※なお、程大使はこの内容を全部日本語でお話いただいています。

很高兴有机会访问松本市,并同松本日中友协的各位朋友欢聚一堂。长野县对于我来说是有着深刻记忆的地方。1975年当时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应长野县日中友协邀请参加友好夏令营并参访长野各地。长野县与中国河北省结为友好省县今年已迎来30周年。松本日中友协多年来一直热心致力于日中友好,同中国大使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们赠送给使馆的樱花树已茁壮成长,每到花开季节,使馆馆员们都爱到树下散步,欣赏樱花盛开和“樱吹雪”的美景,会想起松本日中友协朋友们对华友好的深情厚谊。
  各位朋友长年从事对华友好工作,你们中的很多人想必多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也很了解。今天,我愿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认识和看待中国的发展及当前的中日关系。
  一、关于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从外部世界看中国,1978年中国的GDP仅有2683亿美元,去年已经达到8.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3.8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1%。但从中国内部看,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仍位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行列(去年是87位),同时在科技、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诸多问题。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如何准确定位中国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被很多人认为是发达国家,因为他们看的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而我们自己对此有着冷静、清醒的认识。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明确界定。因为中国的发展首先是“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来衡量我们的发展阶段。中国既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独特现象,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客观看待这一“中国特色”,因为任何只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明确了上述定位后,对中国奉行的内外政策就不难理解了。
  今年3月刚刚召开“两会”,我作为政协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引起国内外的热议,就是 “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在两会结束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具体细化的话,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简而言之就是“两个百年目标”,一个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可以说是本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另一个“百年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本世纪头50年的“中国梦”。实现上述两个百年目标后,中国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中华民族将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到时我们还将追求更高层次的“中国梦”。
  一些西方舆论笼统地将“中国梦”称之为“富国强兵”,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我们要看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侵略欺压,历经一百多年磨难。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会走西方列强“国强必霸”的老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大幅改善,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巨大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要实现“中国梦”,还要克服许多困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内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外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惠及世界,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过去,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支援发展中国家。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望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意味着更多发展机会。可以说,我们追求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不会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利益,而是和世界各国共同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亚洲和世界繁荣作出贡献的过程。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主张。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讲“共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任何国家都无力单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唯有寻求共赢,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实现好各自的利益,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你输我赢、非赢即输”的“零和”思维,以及拉帮结伙,刻意树立假想敌的作法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甚至是逆潮流而动。共赢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经济上的共赢,就是要把共同利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政治上的共赢,就是要倡导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安全上的共赢,就是要提倡共同安全、集体安全、合作安全;文化上的共赢,就是要促进各种文明文化相互交流,包容互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既是中国自身遵循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重要倡导。
  二、关于中日关系
  去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政治上,两国签署和发表了四个政治文件,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进入新世纪,双方又确立了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双边贸易额较邦交正常化时增长了300多倍,人员往来增长了500多倍。去年双方还决定举办“国民交流友好年”,计划了约600项纪念活动。但就在此时,发生了“购岛”事件,给两国关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半年过去了,两国关系的困难局面没有改观,高层交往陷入停顿,经贸合作持续下降,去年日本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跌至第五位,人员交往大幅减少。中日关系处在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如不及时处置,将会朝着与“合作共赢”目标相背离的方向越走越远。
  我想强调的是,中日互为重要邻国,中日关系对双方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展中日关系的态度没有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年初会见到访的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时强调指出,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两国关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不断发展的“压舱石”。中方愿意继续在两国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我认为,改善当前中日关系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妥善解决钓鱼岛问题。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日方有不同主张,双方主张立场不同是客观事实。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从大局出发,就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谅解和共识。正是由于有了这一谅解和共识,40年来曾发生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确保了中日关系稳定发展。日方“购岛”举措彻底破坏了上述谅解和共识,并拒绝承认双方立场主张不同,中方当然要采取相应举措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中国的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完全是执行正常的巡航执法工作。日本国内有人指责中国“试图通过实力改变钓鱼岛问题的现状”,这一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不符合事实。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希望日方正视历史和现实,拿出充分诚意,采取实际行动,同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处理钓鱼岛问题的办法,推动中日关系重新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二是日方务必慎重对待历史问题。在钓鱼岛问题尚未平息之时,近期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又不断出现消极动向:今年“春季大祭”前往参拜靖国神社的政要人数创历年之最,一些人企图修改“村山谈话”,甚至质疑“侵略”的定义。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的基础,反映日本的政策趋向,关系日本今后的走向。上述消极动向不但引起中、韩等亚洲受害国家民众的强烈反对,也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关切。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的历史,国际社会早有结论和共识,挑战或动摇这些结论和共识,首先损害日本自身的信誉和国家利益,也不利于日本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邻国发展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因为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才能真正诀别过去,开创美好未来。
  我相信广大日本民众是爱好和平的,并始终坚持正确历史观,希望日方有关人士能够认识到历史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恪守日方迄今做出的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不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切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朋友们
  中日两国同处亚洲,是不可搬家的重要邻国。在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中,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亚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最近,我听到有人说,两国在过去1500多年一直都是不和谐的。这种说法显然与事实不符,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从更长远的历史看,日本派出多批遣隋使、遣唐使,鉴真和尚、空海大使等众多先人为两国交流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历史是不容抹杀的,也不容忘记。实践证明,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多做有利于两国友好的事,为解决困扰和阻碍两国关系的问题和障碍发挥积极作用。
  谢谢大家。